返回中国童装网首页
市场行情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市场行情 > 面料市场 > 鲁锦文化与时俱进重现生机

鲁锦文化与时俱进重现生机

2008-9-15 【中国童装网】 【字体: 】 【打印】   模特评选   童装论坛

      “旋风子转,落子缠,姑娘媳妇两边站,织布就像坐花船……”这首流传在鲁西南地区的民谣,形象地再现了人们织“老土布”时的欢快场景与鲁锦的绚丽多姿。近日,登上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的“鲁锦织造技艺”又迎来春天,人们正在积极筹建“原生态民间织锦文化保护村”,“鲁锦博物馆”也开始对鲁锦进行保护性研究与深度开发。

  鲁锦诞生在鲁西南一带,民间俗称“老土布”、“老粗布”,也称其为“花格子布”。因色彩绚丽,美丽如锦,后被定名为“鲁锦”。在春秋时期,鲁锦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,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。到了元代,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棉花,人们将传统的丝麻纺织工艺揉进棉纺织工艺,织成棉布,就是现在所说的“鲁锦”。

  织造鲁锦,全部采用手工工艺,从采棉纺线,到上机织布,大大小小共72道工序。在悠久的岁月里,鲁锦形成繁多的图案,不同的纹样有着不同的寓意,并冠有许多美妙名字。例如“八个盘子八个碗,满天的星星乱挤眼”,由合斗花纹组成盘碗,蓝白二色交织出星辰,天上的星星与人间共饮,既体现了婚宴的热闹,还记录了民间以八为上菜单位的习俗。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,鲁锦艺术逐渐衰落,木制织布工具多已被弃置,两千种图案目前尚存二三十种,手艺传承人越来越少。

  近年来,鲁西南地区的有关部门对鲁锦制订了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,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,收集织锦纹样900余种。摸清了织锦图样、工艺流程、操作技巧和艺人情况,建立起资料库,确定建设“原生态民间织锦文化保护村”。由7名年轻人筹集资金建起的“中国鲁锦博物馆”,把传统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完整保留下来。

  在现代社会崇尚环保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,人们又喜欢起手工织的床单、被面、褥子等,认为手工制作的土布冬暖夏凉,用起来舒服,因此鲁锦所具备的纯手工制作和纯棉质地的特点,受到群众的喜爱。在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上,鲁锦受到青睐,送展的产品被抢购一空。对鲁锦进行市场开发前景看好,当地成立了专门开发机构,与艺术院校和科研单位联手,对鲁锦文化进行保护性研究与整理,加强了对鲁锦产品的研发与创新。“喜字锦”、“孔雀屏”、“荷花被”……又绽放异彩。

  • 返回中国童装网首页
  • 新闻来源:光明日报   本站整理编辑:syx
  • 欢迎品牌、企业及个人投稿,投稿请Email至:Consultation@51kids.com
  • 鲁锦文化与时俱进重现生机的相关资讯
    • 网名: 匿名发表
    • 标题:
    • 正文:

    热门品牌

    • 笨笨鼠
    • 小猪噜噜
    • 翘嘴蛇
    • 可趣可奇
    • 七匹狼
    • M&Q
    • SUNROO阳光鼠
    • 呢么狗
    • 菲都狄都
    • 比特龙童鞋

    关于我们  |  点石新闻  |  版权声明  |   客服中心  |  订阅杂志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服务项目 |  诚聘英才  |   建议投诉  |  友情链接  |  RSS 订阅

    中国童装网提供专业的童装品牌招商加盟信息、儿童鞋帽批发代理童装外贸商机新闻发布、童装设计展会资讯,尽在中国童装网。

    闽ICP备05007030号 Copyright©2005-2009 中国童装网 51Kid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:service@51kid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