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童装网】当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还在缓缓行进,中国棉花市场却在2009年初冬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。棉花减产,国储棉的高价竞拍一定程度上成为近期棉花强劲走势的内部支撑。而圣诞将至,外需回暖却成为其迅速升温的外部推动力。及至今日,棉企报价纷纷上调,328级皮棉毛重自提报价达到15000元/吨一线。种种迹象显示:棉价近期依然坚挺,后市看涨声高。
升温之内因:
1)棉花减产:实际减幅仍不明朗
据美国农业部报告,中国棉花2009/10年度产量在685.8万吨,同比2008/09年度减少了113.3万吨,减少了15%。但业界普遍认为受种植面积下降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,实际减产量可能高于预期。就目前市场情况看,具体数量依然不太明朗。
2)纺企:亟待补仓
无论是第106届广交会34.2亿美元的成交额,还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纺织业11.1%增长率,都在表明这样一个事实:外贸行业在回暖,纺织生产力在恢复。恢复生产就要消耗原料,而在经济最低迷时耗库套现等举措已使纺厂库存有限。面对日益增加的订单,部分厂家不得不高价竞拍国储棉(当然也不能排除部分厂家故意哄抬价格的因素),致使国储棉价格升温,进而影响现货价格。
3)棉商:囤棉待涨
鉴于棉花减产及近期涨势强劲等原因,部分棉商心理价位进一步提高,纷纷采取囤棉措施,使得市场上现货紧张,价格持续升温。
4)国家政策:近期调控不大
国家第三批国储棉50万吨的数量,虽保障了部分纺企持续用棉,但对市场利空冲击有限。而1%关税的进口棉配额使用时间依旧是10年1月1日以后,对近期棉价影响不大。
升温之外因:
1)外贸回暖
10月份以来,欧美国家的圣诞节订单纷沓而来,纺企纷纷加急生产,到11月份,企业开工率已经达到了94%。这预示着市场逐渐恢复,危机爆发前积压库存逐渐消化,服装纺织品出口正在走出低谷。从订单来看,虽然呈现出以短单、小单、急单、低档单为主,但企业缺少订单的状况得以缓解,外贸形势趋于回暖。
2)国际棉价
近期,美元持续贬值,而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再次成为焦点。而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普涨行情,这也成为国际棉价坚挺的有力支撑,下调几率不大。
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,伴随着企业订单的增加与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恢复,棉价还存在一定的升温空间,具体涨价幅度则有待市场进一步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