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童装网
专题
你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儿童模特 > 成长阶梯 > 解析小女孩的“恋父情节”

解析小女孩的“恋父情节”

童装网】 【字体: 】 【打印】 进入论坛
    【中国童装网】如果我们问一个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:“你是谁?”他(她)都会告诉你,他(她)叫什么名字。如果我们问:“你是男孩还是女孩?”孩子一般都不会答错。这说明,3岁以上的孩子都出现了两项看来不起眼,却至关重要的心理发育。首先,通过自己所独有的名字,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。他(她)已经具有初步独立的自我。也正是在3 岁以后,孩子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,在生活需要方面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.其次,通过大人的灌输,孩子已经能够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划进男或女的范围。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发育到这一步。
      “恋父情结”的机制,《心理学大词典》释义“恋父情结”时指出:“……在性器期,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,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.精神分析理论认为,个体性心理的发展,个性发展到“性器期”,混沌初开,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。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,站着小便,像只骄傲的公鸡,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,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,无比委屈,感到矮人一等。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;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,于是,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。据研究,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,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“恋父情结”,一般需要三个条件: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;二是父女相依为命,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;三是女孩个性内向,心理稚嫩,富含“嗲”气。“恋父情结”是性心理障碍,亦称性心理倒错,即生理上进入“潜伏期”或“成熟期”,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,仍停留在“性器期”,犹若蝌蚪变青蛙,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,不成熟。
      “恋父情结”的要害,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,走向婚恋。困于某种原因,即使走进婚恋,亦身在曹营心在汉,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,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,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。
        恋父情结的发生,只要留心,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。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(如雨伞、打火机)带到幼儿园,吃饭、睡觉、游戏都抱着他,老师一旦乘她午休时将其拿走,儿童就会大哭,有的甚至用头撞地,直到昏死过去。对于其他人的同类物品,她并不接受。这个时候,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。如若不然,待年纪大了以后,那种情结有可能变得更强烈,难以控制。
 新闻来源:上海儿童健康网       本网整理编辑:xuqin
 欢迎品牌、企业及个人投稿,投稿请Email至:Consultation@51kids.com
标题:
正文:
匿名发表